在晶琪公司生产厂房内,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一幅奋斗的图景。在这幅图景中,有一个身影穿梭于各类生产设备之间,时而俯身调试参数,时而专注观察酒瓶成型情况——他便是晶琪公司生产管理部成型副主管唐泽勇。2024年,他凭借突出的贡献,荣获茅台集团2024年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这一年,他以“精益求精”的工匠精神和“敢为人先”的担当意识,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,成为助力晶琪高质量发展的“排头兵”。
唐泽勇工作中
“设备的问题,就是我的考题”
“设备的问题,就是我的考题”,这是唐泽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作为酒瓶成型情况的“把关者”,他深知酒瓶更好成型以及降低不良率,离不开扎实的功底。为此,他白天在车间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,晚上研读设备技术手册,梳理不良酒瓶出现规律。短短半年,他整理出一本酒瓶不良成型案例集,记录着常见问题解决方案,供团队成员传阅。
在改造破碎机过程中,唐泽勇连续蹲守生产线仔细观察,升级了刀具材质,重新设计了破碎腔,使得破碎机故障频次降低了20%,破碎环节更顺畅高效。“唐工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,他的严谨让所有人佩服!”同事小李感叹道。
创新藏在细节里
“创新不是高不可攀,而是藏在每一个细节里”。面对捞料机因腐蚀导致频繁故障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唐泽勇大胆提出“材料换血”方案,将传统钢材替换为耐腐蚀合金,并优化设备内部结构。改造后,捞料机故障率直降60%,设备维修成本及停机风险显著降低。
酸洗机效率低下曾是制约生产的瓶颈。唐泽勇带领团队从调整酸洗浓度、时间到改进整个酸洗流程,逐一“破题”,实施了11项优化措施,洗瓶效果提升了8%左右,故障率降低了30%。“以前酸洗环节常‘卡壳’,现在流程顺得像流水一样!”操作工老张竖起大拇指。
更令人称道的是,他将石墨轴承创新应用于机前横送机,利用其耐高温、自润滑的特性,使轴承使用寿命提高了400%以上。“唐工的‘金点子’,让设备‘少生病、多干活’!”生产现场的同志赞不绝口。
唐泽勇调试设备中
团队协作,共同前行
“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,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”。唐泽勇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他定期组织“技术擂台”,邀请原熔、配料等科室骨干分享经验,推动跨部门协同攻关。在研究窑炉设备优化方案时,他带领维修团队加班加点制作护炉风机、风管,从严格筛选原材料到精细把控制作工艺,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,最终延长了3号、4号窑炉的使用寿命,为玻璃熔制环节提供了更稳定可靠的热源保障。
为充分发挥每位团队成员的优势,他引入科学的维修管理理念,建立绩效考核机制,根据维修任务完成情况、质量标准、响应时间等指标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,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效。在过去一年中,维修团队工作满意度达到99%,业务技能水平显著提升,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不断增强,工作得到其他部门一致好评。
设备无声,匠心有声
唐泽勇用实干诠释了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”的工匠精神。在他的办公桌上,一张泛黄的纸条格外醒目:“设备无声,匠心有声。”这既是他的座右铭,也是晶琪公司无数奋斗者的缩影。如今,这股“创新不止步、奋斗不停歇”的精神,正激励着更多人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砥砺前行。